时间: 2025-04-28 10:0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09:17
“刘郎前度”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字面意思是“刘郎的前一次”,通常用来比喻旧地重游或旧情复燃,特指故地重游时回忆往昔的情景。
“刘郎前度”源自刘禹锡的诗句,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旧地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重游旧地往往伴随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变迁的感慨。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曾经的美好瞬间,以及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一切。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成语曾在我重访童年故乡时浮现心头,让我感慨万千,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刘郎前度梦回时。
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事已非空自知。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文人独自漫步在旧时的花园中,四周是熟悉的景物,耳边是悠扬的古琴声,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stalgia”或“revisiting old haunts”,但它们没有“刘郎前度”这样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背景。
“刘郎前度”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浑无绪!~,空记来时路。
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两人上山砍柴,在天台山桃源洞里见到几个仙人在下棋,他们就在旁边仔细观看,看了一整天,仙人下罢后就离开,他们两人也就下山。还乡后已经到了晋朝。后来他们又重新回到天台山
1.
【刘】
(形声。从金,从刀,丣(yǒu)声。本义:杀,戮)。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引证】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代尔功。 、 《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重我民,无尽刘。 、 《方言》卷一-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 、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
2.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
3.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4.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