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58
“愆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愆”和“序”。其中,“愆”意为过失、错误,而“序”则指顺序、次序。因此,“愆序”字面意思是指顺序或次序上的错误或混乱。
在文学作品中,“愆序”可能用来形容故事情节或**发展的不连贯或不合逻辑。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或编辑学中,可能会用来指代文献或历史记录中的顺序错误。
“愆”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过失、罪过。“序”字则较早见于甲骨文,意为次序、序列。两个字组合成“愆序”,可能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形成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秩序和次序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愆序”这样的词汇在强调秩序的文化背景下具有特别的意义。
“愆序”这个词给人一种混乱和不安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无序的状态或错误的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在整理书籍或文件时发现顺序混乱,我可能会用“愆序”来形容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愆序,时光错乱,唯有心中的秩序,不曾改变。”
视觉上,“愆序”可能让人联想到杂乱无章的文件堆或错乱的拼图。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嘈杂无序的声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disorder”或“confusion”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愆序”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专业语境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愆】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愆,过也。 、 《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 、 《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 、 《三国志·诸葛亮传》-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组词】
愆锁、 愆戾、 愆尤、 愆忒、 愆罪、 愆殃、 愆负、 愆过
2.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