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2:05
词汇“玩皮”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顽皮”的误写或方言中的用法。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将以“顽皮”作为基础进行讨论。
“顽皮”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尤其是儿童)行为调皮、不听话、喜欢恶作剧,但通常不带有恶意。
“顽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顽”字原指坚硬、不易改变,后来引申为固执、不听话;“皮”字则指表面的、外层的,后来引申为表面的行为或态度。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人行为调皮、不听话的词汇。
在**文化中,顽皮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引导,以免发展成不良行为。
“顽皮”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轻松和愉快的,因为它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活泼可爱的形象。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顽皮是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探险的代名词,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至今仍让我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顽皮”:
顽皮的阳光跳跃在窗台, 调皮的微风轻拂过发梢, 童年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在记忆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草地上追逐蝴蝶,脸上洋溢着顽皮的笑容。背景音乐可以是轻快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和自由。
在英语中,“顽皮”可以对应为“mischievous”或“naughty”,它们在描述行为调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
通过对“顽皮”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类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玩】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玩耍;玩弄。
【引证】
《说文》-玩,弄也。 、 《国语·吴语》-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 、 《左传·昭公二十年》-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 《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 《颜氏家训·杂艺》-玩古知今,特可宝爱。 、 《淮南子·精神》-玩天地于掌握之中。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摩玩不已。
【组词】
玩服、 玩爱、 玩饰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