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4:25
“戗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金属加工工艺,即在金属表面刻划出图案或文字,然后填充金粉或金箔,使其呈现出金色的效果。这种工艺常见于古代的器物装饰,如铜器、金银器等。
在文学作品中,“戗金”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华丽或珍贵的装饰效果,如“这件古董上的戗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文物修复、金属工艺等,是一个专业术语。
同义词:鎏金、嵌金、金箔装饰 反义词:无(因其为特定工艺,无直接反义词)
“戗金”一词源于古代金属加工技术,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青铜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应用和发展。
在**传统文化中,戗金工艺常用于皇家和贵族的器物装饰,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这种工艺的精湛和华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提到“戗金”,我联想到的是古代的辉煌和精致,以及那种通过手工艺术传达的永恒美感。这种工艺的复杂性和精细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接触到戗金工艺,但在参观博物馆或历史展览时,总能被那些经过戗金装饰的古董所吸引,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工艺的精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戗金”:
岁月如刀,刻下历史的痕迹,
戗金的光芒,在时光中闪烁不息。
视觉上,戗金让我联想到那些金光闪闪的古代器物,如同一束束金色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工匠在制作这些器物时的敲击声和打磨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金属装饰工艺也有存在,如日本的“金箔”工艺,虽然具体技术和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对金属装饰美学的追求。
通过对“戗金”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古代工艺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不仅能丰富我的词汇量,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戗】
撑,支撑。
【引证】
老舍《骆驼祥子》-用把椅子戗在背后。
【组词】
戗柱、 戗住墙;戗劲;戗得住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