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4:59
“烦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让人感到烦恼或困扰,消耗精神或心力。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让人感到心烦意乱,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应对或处理。
在口语中,“烦神”常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不耐烦或厌烦,例如:“这件事真烦神,让我头疼不已。”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情感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负担。
同义词:烦心、烦扰、烦恼、困扰 反义词:舒心、愉悦、轻松、惬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差异,例如“烦心”可能更侧重于内心的不安,而“烦神”则更强调精神上的消耗。
“烦神”一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描述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时。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烦神”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它反映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普遍感受。
“烦神”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疲惫、焦虑和不安。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时更加倾向于使用负面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烦神”来形容那些不断打扰我工作或休息的事情,例如:“电话响个不停,真是烦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烦神”:
城市的喧嚣,烦神的噪音,
在夜的静谧中,寻找一片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拥挤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周围是嘈杂的声音,这幅画面很好地体现了“烦神”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essful”或“troublesome”,它们在描述让人感到压力和困扰的事情时与“烦神”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烦神”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现代生活压力中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反映了社会心理状态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体验。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