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22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1.
【篡】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同本义。
【引证】
《方言》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 、 王安石《原过》-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 、 高启《书博鸡者事》-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组词】
篡逆、 篡取、 篡事
2.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