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0:55
词汇“爵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爵”通常指古代的爵位或酒器,而“钗”则是古代妇女用来固定发髻的一种首饰。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是指与贵族或高地位女性相关的一种饰品。
由于“爵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没有特定的使用语境。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为了描绘古代贵族女性的生活细节。
1.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
2.
【钗】
(形声。从金,叉声。本义: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徐铉曰:“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钗,笄属。 、 唐·白居易《长恨歌》-钿合金钗寄将去。
【组词】
钗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