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1:57
引论:该词汇通常指的是一本书或文章的开头部分,用以介绍主题、目的、方法、背景等,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引导,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引论一词源自拉丁语“introductio”,意为引入或介绍。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introduction”。随着语言的发展,引论在不同文化和学术领域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使用规范和格式。
在学术文化中,引论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信息,还体现了作者的学术严谨性和对读者的尊重。在社会交流中,引论的有效运用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帮助听众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引论往往给人一种期待和准备的感觉,它像是一扇门,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在情感上,引论可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学术内容。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需要撰写引论部分,这要求我对研究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清晰的表达能力。通过引论,我能够引导读者逐步进入我的研究世界,这是学术交流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诗歌中,引论可以是一种隐喻,用以引入主题或情感的基调。例如:
在时间的引论中, 我寻找着生命的诗篇, 每一行都是岁月的痕迹, 每一页都是心灵的回响。
引论可以联想到一本书的封面或一篇文章的开头,视觉上可能是一段精心设计的文字排版,听觉上可能是演讲者温和而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在不同语言中,引论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能——引入和介绍——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法语中,“introduction”同样指代引论,而在中文中,“引论”更加强调引导和论述的开始。
引论是沟通和学术写作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提供了信息的入口,还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和准备。通过对引论的学习和应用,我更加意识到它在构建有效沟通和深入理解中的关键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引论的撰写,以提升我的沟通效果和学术表达能力。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