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9:38
施设(shī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包括:
“施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通过“施”(进行、实施)和“设”(设置、安排)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周礼》、《左传》中已有使用,主要指建立或设置某种设施或机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施设”常与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重视。
“施设”一词给人以稳重、正式的感觉,常与宏伟的建筑或复杂的系统相关联,带来一种秩序和规划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施设”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城市规划或建筑项目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表达对设施建设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城市的施设,如诗如画,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时间的印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现代化城市的交通施设,如高速公路、桥梁等,带来一种现代、高效的视觉感受。
在英语中,“施设”可以对应为“facility”或“establishment”,但在使用上更偏向于具体设施的描述。
“施设”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专业领域和文学作品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其词源和演变,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
1.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2.
【设】
(会意。从言,从殳。本义:摆设;陈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設,施陈也。 、 《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 、 《礼记·月令》。注:“陈也。”-整设于门外。 、 《礼记·经解》-规矩陈设。 、 《战国策·秦策》-张乐设饮。 、 《聊斋志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 《淮南子·本经》-设树险阻。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组词】
陈设、 设醮修禳、 设蓍、 设弧、 设帨、 设奠、 设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