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2: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2:26:25
“嵚崎磊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嵚崎”和“磊落”两个词组成。其中,“嵚崎”形容山势险峻,“磊落”则形容人品光明正大、坦荡无私。结合起来,“嵚崎磊落”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行为正直,不拘小节,光明磊落。
在文学作品中,“嵚崎磊落”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高尚品德的人,强调其性格的坚定和正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它能够传达一种崇高的道德评价。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评论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评价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如“光明磊落”更侧重于行为的光明正大,而“嵚崎磊落”则更强调性格的坚定和高尚。
“嵚崎”源自《诗经》,原指山势险峻,后引申为形容人的性格坚定;“磊落”则源自《左传》,原指石头堆积的样子,后引申为形容人的行为正直。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嵚崎磊落”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崇尚正直和高尚的品德是一种美德。因此,“嵚崎磊落”这个词汇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承载了对这种美德的赞美和推崇。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直、坚定和高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依然保持正直和坚定的人物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在道德和行为上都非常正直的人,或者在写作中用来塑造正面的人物形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嵚崎磊落心,照见夜空星。”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高山峻岭,象征着坚定和崇高;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脆的钟声,象征着正直和清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pright and honorable”,但“嵚崎磊落”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为丰富。
“嵚崎磊落”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人品质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崇尚正直和高尚品德的一种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嶔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
1.
【嵚】
山势高峻,高险。
【引证】
张衡《思玄赋》-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嵚崟。 、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组词】
嵚岑、 嵚崖、 嵚崟、 嵚崎
2.
【崎】
(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崎岖,倾侧也。
【组词】
崎崟、 崎岭
3.
【磊】
(会意。从三石。“三”非确数,表示很多。本义:石头多) 众石累积。
【引证】
《说文》。字亦作礧。-磊,众石也。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魁礨貌。”-水玉磊砢。 、 《楚辞》-石磊磊兮葛蔓蔓。 、 王逸《鲁灵光殿赋》-磊砢相扶。
【组词】
磊砢、 磊块、 磊磊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