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3: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3:06:38
“下泄”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下泄”这个词由“下”和“泄”两个字组成。“下”表示方向,向下;“泄”表示流出或释放。在古代汉语中,“泄”已有流出、泄露的意思,而“下泄”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复合词,用以描述向下的流动或排出。
在中华文化中,由于对健康和身体的重视,“下泄”在医学上的含义尤为重要。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泄”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当它用于描述健康问题时。然而,在描述自然现象时,它可以是一个中性的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地使用“下泄”来描述健康问题,如腹泻,或者在讨论管道系统时描述水的流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雨下泄,洗净尘世的烦忧,带来清晨的宁静。”
在英语中,“下泄”可以对应“leak down”或“diarrhea”。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腹泻的处理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普遍的。
“下泄”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描述自然现象,也可以用于医学讨论。了解其不同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这个词汇,并在不同的语境中传达正确的信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