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51
环绕声(Surround Sound)是一种音频技术,旨在通过多个扬声器(通常是5.1、7.1或更多通道)来模拟或重现一个三维声场,使用户感觉声音从各个方向传来,包括前后左右以及上方。这种技术增强了音频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常用于电影院、家庭影院系统和高端音响系统中。
环绕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电影院开始尝试使用多个扬声器来增强声音的立体感。随着技术的发展,环绕声系统逐渐标准化,并在9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系统。
环绕声技术的发展与电影工业的进步紧密相关。它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成为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环绕声技术也影响了音乐制作,使得音乐作品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以更真实的方式播放。
环绕声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兴奋和沉浸感。它能够让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电影或音乐的场景中,增强了情感的投入和体验的深度。
在家庭影院中使用环绕声系统观看电影,可以带来非常震撼的视听体验。例如,观看一部战争电影时,环绕声能够准确再现战场上的各种声音,从爆炸声到士兵的呼喊声,让人感觉仿佛亲身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环绕声:
声音如潮,从四方涌来, 环绕我身,如梦似幻。 每个音符,跳跃在空中, 编织成网,捕捉心灵。
环绕声可以与电影中的爆炸场景、音乐会中的乐器演奏等视觉和听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强烈的沉浸感。例如,在观看一部科幻电影时,环绕声能够模拟外太空的寂静和宇宙飞船的引擎声,增强视觉画面的冲击力。
在不同语言中,环绕声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技术应用是相似的。例如,在日语中,环绕声可以称为“サラウンドサウンド”(Suround Sound),在西班牙语中则是“Sonido Surround”。
环绕声作为一种音频技术,不仅提升了视听体验,也反映了人类对沉浸式体验的不断追求。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环绕声的概念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享这种体验。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绕】
(形声。从糸(mì),尧声。本义:缠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绕,缠也。 、 张衡《西京赋》。注:“裹也。”-绕黄山而款牛首。
【组词】
把丝绕在卷筒上;绕搭、 绕缭、 绕手、 绕网、 绕结
3.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