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1:34
气长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气长”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坚韧不拔的性格,如“他是个气长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轻易放弃。”
在口语中,可能会说“你真气长,跑了这么久都不累。”来形容某人的体力或耐力好。
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医学,可能会更具体地讨论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效率。
同义词:耐力强、持久、坚韧、不屈不挠 反义词:气短、易疲劳、脆弱、容易放弃
“气长”这个词汇源自对人类生理现象的描述,后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描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气”常指生命力或能量,而“长”则表示持久或延续。
在**文化中,“气长”常与坚韧和毅力的美德联系在一起,这种观念在许多传统故事和现代励志文学中都有体现。
提到“气长”,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人。这种联想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无论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极强的“气长”,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气长”:
山川气长,岁月悠悠,
不屈的灵魂,在风雨中坚守。
视觉上,“气长”可能让人联想到绵延的山脉或广阔的海洋,象征着无尽的耐力和力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深沉而持久的音乐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长音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durance”或“persistence”,虽然这些词汇在细微的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持久和坚韧的概念。
通过对“气长”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描述生理现象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