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5:51
枕善而居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以善为枕而居住”,比喻人以善良为原则,过着正直、纯洁的生活。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品行和道德修养,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坚持善良和正义。
在文学作品中,枕善而居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高尚品德和纯洁心灵。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或道德标准。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道德行为和原则。
同义词:
反义词:
枕善而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品德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枕善而居**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强调个人应当以善良和正义为生活的准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感。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纯洁、高尚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正直。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以身作则,枕善而居,对学生影响深远。他的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枕善而居,心若莲花,
尘世纷扰,不染一丝。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宁静的村庄,居民们和睦相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善良的微笑。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首轻柔的钢琴曲,旋律中透露出宁静和纯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by the golden rule”(按照黄金法则生活),即“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这也是一种强调善良和正义的生活态度。
枕善而居 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指南,它提醒我在生活中坚持善良和正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道德价值观。
故蘧瑷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情也。
1.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
2.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