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9:04
桑蚕丝:桑蚕丝是由桑蚕(家蚕)的蚕茧中提取的纤维制成的丝绸。它是一种天然纤维,以其柔软、光滑、轻盈和高吸湿性而闻名。桑蚕丝是丝绸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和工艺品。
桑蚕丝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桑蚕丝的生产和使用在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桑蚕丝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商品。在语言中,“桑蚕丝”这个词一直保持着其原始的含义,但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对其的称呼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桑蚕丝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财富、地位和精致的生活方式。在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中,桑蚕丝制品被用作礼物和装饰品。此外,桑蚕丝的生产过程也是农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桑蚕丝常常让人联想到优雅、奢华和舒适。它的高质量和精致的手感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材料。在情感上,桑蚕丝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个人可能会在购买衣物或家居用品时选择桑蚕丝制品,因为它们提供了独特的舒适感和美观性。例如,一条桑蚕丝的围巾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提供温暖,同时保持轻盈和柔软。
在诗歌中,桑蚕丝可以被用来比喻细腻的情感或精致的艺术品:
她的笑容如桑蚕丝般柔软, 轻轻拂过我的心田, 留下一串串温柔的痕迹。
在不同的文化中,桑蚕丝的称呼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桑蚕丝通常被称为“silk”,而在日语中,它被称为“絹”(seri)。尽管称呼不同,但桑蚕丝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纺织材料,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重视。
桑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纤维,不仅在纺织和服装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了解桑蚕丝的词源、语境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在语言和生活中的应用。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桑蚕丝这个词可以提供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的使用方式,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美感。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蚕】
(形声。本义: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
同本义 。有家蚕、柞蚕等。蚕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
【引证】
宋·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组词】
蚕舍、 蚕精、 蚕蜕
3.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