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08:47
内眷: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尤其是指已婚男性的妻子或其家庭中的女性亲属。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这个词常用来指代家中的女主人或主妇。
文学语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内眷”常用来描述贾府中的女性成员,如贾母、王夫人等。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传统的场合,如家族聚会或传统节日,可能会提及“内眷”。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社会学研究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传统家庭结构和社会角色。
同义词:家眷、女眷、内人 反义词:外戚、外子
“内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内”指内部,“眷”指亲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家庭中的女性成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眷”的概念与“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紧密相关。这个词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定位。
提到“内眷”,可能会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传统的手工艺和烹饪技艺,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在讨论家族历史或传统节日时被提及,尤其是在强调家族传统和女性角色的重要性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内眷手中线,缝补岁月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传统装扮的女性在家庭环境中忙碌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庭聚会的欢声笑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amily members”或“female relatives”,但这些词汇缺乏“内眷”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内眷”这个词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结构的一个缩影。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眷】
(形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眷,顾也。 、 《诗·大雅·皇矣》-乃卷西顾。
【组词】
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