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17:27
“俸工”一词在中文里指的是官员或职员的薪水或工资。它由“俸”和“工”两个字组成,其中“俸”通常指官员的薪水,而“工”则指工作或劳动。因此,“俸工”合起来就是指通过工作获得的报酬。
在古代**,“俸工”主要用于描述官员的薪水,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官员的俸禄是根据其官职等级来确定的。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正式或专业的语境,如政府文件、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俸工”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俸”字最早见于《周礼》,而“工”字则更早,源自甲骨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俸工”一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特定的语境和文献中。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的俸工不仅是其个人和家庭的生计来源,也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虽然“俸工”一词的使用频率降低,但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仍然值得关注。
“俸工”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和责任。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唤起对职业稳定性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历史文献时遇到“俸工”一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官员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流转,俸工如梦,官场沉浮,唯忠诚不改。”
结合古代官员的形象和服饰,可以创造出与“俸工”相关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员上朝时的庄严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如英文中的“salary”或“wage”,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俸工”,因为后者带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俸工”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1.
【俸】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组词】
厚俸;俸钱、 俸饷、 俸薪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