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9:39
发烧友: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一事物或活动有着极高热情和深度投入的人。字面意思是指因发烧而狂热,比喻对某事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在不同的语境中,“发烧友”可以指代各种领域的狂热爱好者,如音乐发烧友、摄影发烧友、科技发烧友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一个人物的特点,而在口语中,它更多地用来形容朋友或熟人的兴趣爱好。在专业领域,如音响或摄影,发烧友可能指的是那些追求极致体验和高端设备的专家级用户。
同义词:爱好者、狂热者、迷、粉丝 反义词:门外汉、漠不关心者
同义词中,“爱好者”较为中性,而“狂热者”和“迷”则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反义词“门外汉”指对某领域不熟悉的人,“漠不关心者”则指对某事物完全不感兴趣的人。
“发烧友”一词源于粤语,最初用来形容对音响设备有着极高追求的人,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普通话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描述各种领域狂热爱好者的通用词汇。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发烧友”这一群体逐渐壮大。这个词也反映了社会对个性化和专业化追求的认可。
提到“发烧友”,我联想到的是一群充满激情、不断追求卓越的人。这个词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一位摄影发烧友,他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对摄影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作品总是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细微的美好,让人感受到摄影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发烧友”:
在光影的交织中,他是摄影的发烧友,
每一帧画面,都是他对世界的深情告白。
提到“发烧友”,我联想到的是一群人在昏暗的房间里,专注地调试音响设备,或是手持相机在自然中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这些场景充满了专注和热情,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爱好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3.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