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5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59:53
词汇“牌印”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而是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言、行业术语或者古文中出现。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牌印”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牌上的印记或者印章。在古代,牌可能指的是木牌、铁牌等,用于标识身份、职位或者作为通行凭证。印则是指印章,用于盖章确认身份或文件的真实性。
由于“牌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牌印”一词,用于描述官员的令牌或者印章。在某些行业或方言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但这需要具体语境来确定。
由于“牌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印信”、“印章”、“令牌”等,这些词汇都与身份认证或权威象征有关。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牌印”不是一个常见的对比词汇。
“牌印”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官制和文书制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或者只在特定的历史文献中出现。
在古代**,牌印是官方身份和权力的重要象征。它们在政治、法律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现代人来说,“牌印”可能会引起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因为它与古代的官制和权威象征有关。
由于“牌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牌印”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历史小说或剧本中,用以增强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官服、印章的图片,或者古风音乐,可以更好地传达“牌印”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象征物,如欧洲的徽章、印章等,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
“牌印”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和特定语境中。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非常有限,但在学*和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时,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牌】
(形声。从片,卑声。“片”指锯开的木头的一半,又泛指扁而薄的东西。本义:题榜,招牌)。
户籍板。犹今之户口簿。
【引证】
《广雅》-簧牌,籍也。
2.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