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6:59
凭栏:字面意思是指依靠在栏杆上。基本含义是指人站在某个高处,如楼阁、亭台等,依靠栏杆向外眺望或沉思。这个词汇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忧郁、沉思或怀旧。
文学语境:在古典诗词中,“凭栏”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忧愁或对往事的回忆。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凭栏处、潇潇雨歇”。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凭栏”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静静地站在栏杆旁,通常带有一定的文艺或怀旧色彩。
专业领域:在建筑学或园林设计中,“凭栏”可能指特定的观景位置或设计元素。
同义词:倚栏、扶栏、靠栏
反义词:离开、远离
词源:“凭”字古汉语中有依靠、凭借的意思,“栏”即栏杆。 历史演变:在古代文学中,“凭栏”常用于表达情感和意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凭栏”常与文人墨客的忧郁、怀旧情怀联系在一起,成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情感反应:使用“凭栏”一词时,常会联想到宁静、忧郁或怀旧的情感。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站在楼阁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感慨。
在旅行中,我曾在古镇的一座小桥上凭栏,看着流水和古建筑,感受到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宁静和美感。
诗歌: 凭栏处,风轻云淡, 古桥流水,岁月静好。 心中愁,随风散, 一缕相思,寄明月。
视觉联想: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古色古香的楼阁上,凭栏远眺,背景是夕阳或月光。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ning on the railing”,但缺乏“凭栏”所特有的文化和情感色彩。
“凭栏”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