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09
屯垦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屯”和“垦”。字面意思上,“屯”指的是聚集、驻扎,而“垦”则是开垦、耕作的意思。结合起来,“屯垦”指的是在荒地或未开发的土地上进行集体定居和农业开垦的活动。
在不同的语境中,“屯垦”的使用有所不同:
“屯垦”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政策和军事战略。在历史上,屯垦往往与国家的边疆防御和土地开发政策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屯垦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军事屯田,也包括民间的农业开垦活动。
在**历史上,屯垦是政府为了巩固边疆、开发荒地、增加粮食生产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它不仅涉及土地的开垦,还包括人口的迁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屯垦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艰苦的劳动、边疆的开拓和民族的融合。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个人经历中,屯垦可能与历史学*、旅游体验或家族故事相关。例如,了解祖先如何参与屯垦活动,或者参观屯垦遗址,都能让人对这一词汇有更深的体会。
在诗歌中,屯垦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然的征服:
荒原上,屯垦的号角响起, 一代代人,挥锄向天际。 黄土变绿洲,汗水铸丰碑, 屯垦,是民族的脊梁。
屯垦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广袤的田野、劳作的农民、古老的农具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耕作时的锄头声、牛铃声或农民的歌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colonization”(殖民化)或“settlement”(定居),但这些词汇的含义和使用背景与“屯垦”有所不同。
屯垦作为一个历史和农业术语,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也体现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屯垦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1.
【屯】
艰难;困顿。
【引证】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 、 《易·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 、 《易·杂卦》-屯见而不失其居。 、 《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 唐·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组词】
屯穷、 屯邅、 屯蹇、 屯謇、 屯蹶
吝惜。
【引证】
《易·屯》-屯其膏。
【组词】
屯膏
2.
【垦】
(形声。从土,(kěn)声。本义:翻土,开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垦,耕也。 、 《广雅·释地》-垦,耕也。 、 《国语·周语上》-土不备垦。 、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组词】
垦化、 垦田、 垦民、 垦草、 垦耕、 垦耨、 垦发、 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