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26
总理: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中的最高行政官员,通常负责国家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在许多国家,总理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内阁或部长会议。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总理可能被描绘为权力巨大、决策果断的角色,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总理可能被简称为“总理”,用于指代国家的最高行政官员。 专业领域: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总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权力结构、决策过程等。
同义词:首相、行政长官 反义词:反对党领袖、平民
词源:“总理”一词源自汉语,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洪范》,原意为“总揽一切事务”。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理”逐渐成为指代国家最高行政官员的正式称谓。
在许多国家,总理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其决策和行为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深远影响。例如,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领导被视为英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情感反应:总理通常给人以权威、责任重大的印象。 联想:提到总理,可能会联想到国家大事、政治决策等。
在新闻报道中,总理的讲话和政策常常是关注的焦点,影响着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未来走向。
在诗歌中,可以将总理的形象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如:
总理的笔下,绘出国家的蓝图,
每一项决策,都牵动着万民的心。
视觉联想:总理在国会发表演讲的场景,庄重而严肃。 听觉联想:总理的演讲声音,坚定而有力。
在不同语言中,总理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如英语中的“Prime Minister”,法语中的“Premier Ministre”。
总结:总理作为国家最高行政官员,其角色和职责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有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反思:了解总理这一词汇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政治体系和领导角色在社会中的作用。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