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7: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7:59:16
参拜:指前往场所或纪念地,以尊敬和敬仰的态度进行礼拜或致敬。这个词汇通常与活动、历史纪念或对重要人物的敬意有关。
参拜一词源于汉语,由“参”和“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参拜通常指对神灵或君王的敬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对任何值得尊敬的对象的礼拜。
在东亚文化中,参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活动,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参拜神社和寺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参拜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也是表达对历史和英雄的尊重的方式。
参拜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庄严的纪念碑和虔诚的信徒,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个人可能会有参拜某个特别的地方的经历,比如参拜家族的祖坟,或者在重要的节日参拜寺庙,这些经历往往与个人的信仰和家族传统紧密相关。
在诗歌中,参拜可以被用来象征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在晨曦中参拜, 心灵的庙宇, 尘埃落定, 宁静如初。
参拜可能让人联想到寺庙的钟声、香烟缭绕的景象,或者是纪念碑前的静默和花圈。
在英语中,参拜可以对应为“pay respects”或“visit a shrine”,但其文化背景和**意义可能与中文中的参拜有所不同。
参拜是一个充满文化和社会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对神圣或重要事物的尊敬,也体现了社会对历史和传统的维护。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参拜这个词提醒我们要尊重和珍惜我们的历史和信仰。
1.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2.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引证】
《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手,稽手。 、 《礼记·郊特性》-拜,服也。 、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 宋·王傥《唐语林·雅量》-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