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22
词汇“恤赠”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恤”和“赠”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恤赠”进行深入分析:
“恤赠”字面意思是指因同情或怜悯而给予的赠与。其中,“恤”意为同情、怜悯,“赠”意为给予、赠送。结合起来,“恤赠”指的是出于同情心而进行的赠送行为。
“恤”字古已有之,源自《说文解字》中的“忧也”,后引申为同情、怜悯。“赠”字则源自“增”,意为增加、给予。两者结合形成“恤赠”,强调因同情而给予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恤赠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同情心。在现代社会,恤赠行为常与慈善、公益活动相关联,是社会互助和和谐的体现。
“恤赠”一词给人以温暖、善良的情感联想,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能够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助人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恤赠的情况,比如帮助贫困学生、支持灾区重建等。这些经历能够加深我们对恤赠意义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恤赠如雨,润泽心田,温暖人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善家在寒冷的冬日里,向无家可归者分发温暖的衣物和食物。这样的场景能够唤起人们对恤赠行为的视觉和情感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haritable donation”或“compassionate gift”,都强调了出于同情心的捐赠行为。
“恤赠”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爱,也是社会和谐与互助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恤赠”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提升表达的深度和情感共鸣。
1.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
2.
【赠】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赠,玩好相送也。 、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 、 《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凡赠币无常。 、 《荀子·大略》-赠禭所以送死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公命赠孟明。 、 《汉书·李广苏建传》-赠大珠四枚。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歌以赠之。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赠谥美显。
【组词】
赠赆、 赠仪、 赠策、 赠诗、 赠我药石、 转赠、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