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1:47
“子皆豚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儿子们都像猪狗一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子女不成材,没有出息,或者行为举止粗鲁、不文明。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人的子女教育失败,或者形容一个家族的后代没有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口语中,可能会用来直接表达对某人子女的不满或失望。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可能会用来讨论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子女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
反义词:
“子皆豚犬”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子女行为的比喻。在古代,猪狗常常被视为低贱的动物,因此用它们来比喻人的行为,表达了对人的贬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子女的教育和行为被视为家族荣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子皆豚犬”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不良行为的批评。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失望和批评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家族或个人的衰落,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会在家庭聚会或朋友间的谈话中被提及,用来表达对某人子女的不满或担忧。
在诗歌中,可以将“子皆豚犬”融入到对家族衰落的描写中,如:
昔日辉煌今何在,
子皆豚犬泪满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家族衰落的画面,其中子女们的行为举止粗鲁,与家族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哀伤的音乐,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like a pack of wolves”(像一群狼),用来形容一群人的行为野蛮。
“子皆豚犬”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烈的负面评价,反映了社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对不良行为的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人子女的看法和情感。
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1.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2.
【皆】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皆,俱词也。 、 、 《左传·哀公十一年》-皆死皆殡。 、 《书·汤誓》-予及汝皆亡。 、 《战国策·齐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 、 《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皆自于人欤。 、 宋·苏轼《石钟山记》-所在皆是。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皆托忠烈之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环村居者皆猎户。 、
【组词】
皆悉、 皆既、 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3.
【豚】
(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shǐ),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豚,小豕也。 、 《方言八》-猪其子谓之豚。 、 《易·中孚》-豚鱼吉。 、 《礼记·曲礼》-豚曰腯肥。 、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 、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组词】
豚子、 豚犬、 豚鱼、 豚犊
4.
【犬】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引证】
《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 《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礼记·月令》-食麻与犬。 、 《洪范五行传》-时则有犬祸。 、 《聊斋志异·狼三则》-犬坐于前。
【组词】
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 犬马、 犬人、 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