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9:05
弥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字面意思是指封闭得很严密,不透风或不透气。在古代,弥封特指科举考试中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部分密封起来,以防止阅卷时的舞弊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弥封”可能用来形容某种封闭或保密的状态,如“秘密如同被弥封的信件,无人知晓其内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教育领域,可能会提及古代科举制度的弥封措施。
同义词:密封、封闭、封存 反义词:开启、揭露、公开
“弥封”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科举考试中的保密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留了其原始的封闭、保密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弥封措施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防止了作弊行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公正和诚信的重视。
“弥封”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封闭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秘密、保密和不可侵犯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弥封”这个词,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制度时,这个词可以提供一个精确的描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灵的秘密,如同弥封的古卷,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沉睡。”
视觉上,“弥封”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卷轴或密封的信件;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沉重的关门声或密封容器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弥封”的词汇,但其含义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表达,如英语中的“sealed tightly”。
“弥封”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和保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弥】
(形声。从弓,尔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彌,驰弓也。 、 《集韵》-弥,《说文》:弛弓也。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