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0:50
词汇“客殡”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与客人或外来者相关的丧葬仪式。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客殡”字面意思是指为客人或外来者举行的丧葬仪式。在传统**文化中,如果一个家庭有外来者在自家去世,通常会为其举行特定的丧葬仪式,这种仪式被称为“客殡”。
“客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客”指客人或外来者,“殡”指丧葬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传统或保守的社群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对待客人的礼仪非常重要。因此,为不幸在自家去世的客人举行“客殡”,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客人身份的一种认可。
提到“客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尊重,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哀伤和庄重的情感。
在现代社会,由于流动性增加,可能会有更多机会遇到类似情况。例如,在旅途中遇到不幸去世的旅伴,可能会涉及到“客殡”的相关事宜。
在创作中,可以将“客殡”作为一个情节元素,描述一个家庭如何为一位在旅途中去世的客人举行仪式,以此展现人性的温暖和尊重。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俗,如为在旅途中去世的外来者举行特定的丧葬仪式,但其具体名称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
“客殡”作为一个传统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待客人的礼仪和尊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了解和尊重。通过学和理解“客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人文关怀。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殡】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è,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 、 《论语·乡党》-于我殡。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 《北史·高丽传》-死者殡在屋内。
【组词】
殡宫、 殡阶、 殡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