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10
“专擅跋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专擅”和“跋扈”两个词组成。其中,“专擅”指的是独断专行,不听取他人意见;“跋扈”则形容人态度强硬,行为霸道。结合起来,“专擅跋扈”形容一个人独断专行,行为霸道,不尊重他人意见,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
“专擅”和“跋扈”都是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并结合使用,形成了“专擅跋扈”这一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因此“专擅跋扈”这种个人主义和霸道的态度通常被视为负面。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意见和权利的行为。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权力滥用、不公平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在团队工作中,如果遇到专擅跋扈的领导者,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因为这种行为会破坏团队的合作和士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如同暴君,专擅跋扈,不容一丝异议。”
想象一个**者在高台上挥舞权杖,周围人群低头顺从,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专擅跋扈”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ctatorial”或“tyrannical”,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独断和霸道的意味。
“专擅跋扈”是一个有力的批评词汇,用于描述那些不尊重他人意见和权利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惟载垣等前后一切~情形,实属谋危社禝,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非独欺凌朕躬,为有罪也。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擅】
(形声。从手,亶(dǎn)声。本义:独揽,专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媾壹也。-擅,专也。 、 《诗·狡童序》-权臣擅命也。 、 《史记·魏豹彭越传》-擅将其兵。 、 《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
【组词】
擅恣、 擅政、 擅柄、 擅朝
3.
【跋】
(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 《诗·鄘风 ·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怃。
【组词】
跋援、 跋履
4.
【扈】
(形声。从邑,户声。从“邑”,表示与城廓或行政区有关。本义: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夏后同姓所封,与启战于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 、 《书·甘誓序》。释文:“国名。”-有扈。 、 《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