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51
发直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它更多是一个描述性的表达。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变得直”,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状态从弯曲变为直的状态。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由于“发直”不是一个固定成语,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显。它主要由两个常用汉字“发”和“直”组成,分别表示“变得”和“直”的意思。
在中华文化中,“直”常常与正直、诚实等正面品质相联系,因此“发直”在某些语境下可能带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发直”可能让人联想到突然的变化或某种紧张状态,如听到令人震惊的消息时身体的自然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用“发直”来形容某人听到坏消息后的反应,或者描述自然界中物体的状态变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风轻拂,柳枝发直,月影婆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根原本弯曲的树枝在风中突然发直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某种紧张或突然的变化的音乐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aighten up”,用于描述物体或状态的变化。
“发直”是一个描述性强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在学习和使用中,了解其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词汇。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