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6:41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以"髯断"谓皇帝仙逝。
1.
【髯】
(形声。从髟,冉声。髟(biāo),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
同本义;也泛指胡须。
【引证】
《说文》-髥,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字亦作髥。 、 《汉书·朱博传》。注:“颊毛也。”-奋髥抵几。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组词】
髯夫、 髯公、 髯奴、 髯佛、 髯胡、 髯翁、 髯须、 髯髯然、 白发苍髯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