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0:22
“琴剑飘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琴和剑四处飘散,失去了固定的居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或武士在江湖中漂泊,生活不稳定,没有固定的职业或居所。
在文学作品中,“琴剑飘零”常用来描绘那些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人物,如古代的游侠或文人墨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人物或武侠小说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或个人命运。
同义词:
反义词:
“琴剑飘零”这个成语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古代,文人常常携带琴和剑,象征着他们的文才和武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生活不稳定,四处漂泊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和剑分别代表了文和武,是文人墨客的象征。因此,“琴剑飘零”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浪漫而又悲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在江湖中的孤独和漂泊,以及他们对理想和自由的执着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读过一些武侠小说,其中的人物常常过着琴剑飘零的生活。这些故事让我对这种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琴剑飘零何处寻,
江湖夜雨十年心。
一曲高山流水意,
天涯何处不逢君。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古代文人在月光下弹琴,剑放在一旁,四周是飘零的落叶。在听觉上,我可以想象琴声悠扬,伴随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ndering minstrel”(流浪的吟游诗人),用来形容那些四处流浪,以音乐为生的人。
“琴剑飘零”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共鸣,它让我对历史和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千里别,江湖涕泪一身多。
1.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2.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
3.
【飘】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 、 《素问·六元正纪论》-少阳所至为飘风。 、 《尔雅》-回风为飘。 、 《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 、 《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 、 《老子》。注:“飘风,疾风也。”-飘风不终朝。
【组词】
飘风、 飘骤、 飘风骤雨
飘扬,飞扬。
【引证】
《世说新 语·容止》-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组词】
飘姚、 飘瓦、 飘袖、 飘旋、 飘逝、 飘翔、 飘登、 飘絮、 飘瞥
4.
【零】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零,余雨也。 、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组词】
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