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9:27
词汇“孤咏”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词汇,它结合了“孤”和“咏”两个字,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独自吟咏或歌唱,尤其是在孤独或特定的情感状态下。
“孤咏”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吟咏或歌唱。其中,“孤”表示孤独、单独,而“咏”则是指吟咏、歌唱。这个词汇强调了在孤独状态下的吟咏行为,可能带有某种情感的宣泄或内心的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孤咏”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孤独或悲伤时的内心世界,通过吟咏来表达情感或思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艺或学术讨论中可能会出现。
“孤咏”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没有特别古老的词源,它更多是现代汉语中结合了“孤”和“咏”两个字的新词汇。随着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特定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吟咏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活动,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因此,“孤咏”这个词汇也反映了文人独自吟咏诗歌的传统惯,可能带有某种文化或情感的深度。
“孤咏”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孤独。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吟咏来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独自旅行时,夜晚在海边孤咏了一首诗,那种孤独而又自由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咏”:
月光下,我孤咏着古老的诗篇,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心灵的呼唤。
海浪轻拍,星辰闪烁,
在这孤独的夜,我找到了自己的歌。
想象一个人在月光下,独自站在海边,吟咏着诗歌,海浪的声音和吟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视听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孤咏”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短语来实现,如英文中的“solitary singing”或“lonely chanting”。
“孤咏”这个词汇在中文中虽然不常见,但它很好地结合了孤独和吟咏这两个概念,能够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詠,歌也。或从口。 、 《虞书》。郑注:“谓歌诗也。”-搏拊琴瑟以咏。 、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 《论语·先进》-咏而归。 、 班固《东都赋》-咏殷周之《诗》。
【组词】
咏士、 咏雪、 咏哦、 咏吟、 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