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4:43
“洛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洛”可能指代洛阳,**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而“学”则通常指学问或学术。因此,“洛学”可能指的是与洛阳相关的学问或学术传统。
由于“洛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没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提到“洛学”,可能是指洛阳的文化或学术传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
同义词:洛阳学、洛阳文化、洛阳学术 反义词:这个词汇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对比词汇。
“洛学”的词源可能直接来源于“洛阳”和“学”,没有复杂的历史演变。在古代,洛阳作为东周、东汉等朝代的都城,确实孕育了丰富的学术和文化传统,但“洛学”作为一个专门词汇并不常见。
在**的历史文化中,洛阳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洛阳的文化和学术影响深远。因此,提到“洛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学术繁荣和文化成就。
提到“洛学”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邃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和那个时代的文化辉煌。
由于“洛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洛阳古都,洛学流传,千年智慧,照耀今朝。”
提到“洛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院、学者的讨论声、古籍的翻页声,以及洛阳古城的景象。
由于“洛学”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洛学”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代表了洛阳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学术传统。了解和研究“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特定文化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视野。
1.
【洛】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