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1:42
“伸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抬起眉毛,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惊讶、疑惑或者不悦而做出的面部表情。在汉语中,这个动作往往伴随着其他身体语言,用以表达更复杂的情感或意图。
在文学作品中,“伸眉”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和真实感。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的表情,或者作为一种比喻,表示某人对某事感到惊讶或不解。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面部表情研究中,“伸眉”可能被更精确地分析和解释。
同义词“扬眉”和“挑眉”都表示眉毛的抬起,但“扬眉”更多用于积极的情绪表达,如自豪或得意,而“挑眉”则可能带有挑衅或质疑的意味。反义词“皱眉”和“垂眉”则分别表示眉毛的紧缩和下垂,通常与不悦或悲伤的情绪相关。
“伸眉”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扩展,但其核心意义——描述眉毛的动作——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方式。因此,“伸眉”这样的词汇在描述人际互动时尤为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表情表达的期待和规范。
“伸眉”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惊讶或不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意外情况时的自然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影响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和决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观察到人们在听到出乎意料的消息时伸眉。这种表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并在交流中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伸眉”:
晨光初照,她伸眉望向远方, 眉间轻挑,似问天边何事。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伸眉时的面部表情,这种表情可能伴随着微微张开的嘴巴和稍微抬起的头部。在听觉上,这种表情可能与惊讶或疑惑的声音相匹配。
在不同文化中,面部表情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伸眉可能更多地与惊讶或好奇相关,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这种表情可能被视为不太礼貌或不够稳重。
通过对“伸眉”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意识到面部表情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中更加丰富和细腻。在未来的语言学和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细微但重要的表达方式。
1.
【伸】
(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伸,不屈也。 、 《广雅》-伸,展也。 、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 、 《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见,体倦则伸。”-君子欠伸。 、 《淮南子·精神》。注:“频伸也。”-熊经鸟伸。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
【组词】
伸吭、 伸舒、 伸不得手、 伸长倘脚、 伸卷、 伸屈、 伸歇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