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8:22
“嚚悍”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嚚”和“悍”。其中,“嚚”意为愚笨、顽固,而“悍”则表示凶猛、不驯。结合起来,“嚚悍”形容一个人既顽固不化又凶猛难驯,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嚚悍”常用来形容那些性格刚烈、不易被说服或改变的人物,如某些历史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人的性格特点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些特定类型的行为模式或人格特质。
同义词:顽固、刚烈、桀骜、不驯 反义词:温顺、随和、柔顺、听话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各有侧重。例如,“顽固”强调的是坚持己见,不易改变;“温顺”则强调的是顺从和易于相处。
“嚚”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愚笨、顽固。“悍”字则较早见于《左传》,意为凶猛、勇敢。两个字结合成“嚚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史记》等。
在**传统文化中,“嚚悍”这样的人通常不被看好,因为社会更倾向于推崇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的品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极端、难以沟通的人。
“嚚悍”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难以相处、不易沟通的形象。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或警惕,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潜在的冲突或对抗。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嚚悍”这个词,但如果遇到难以沟通或行为极端的人,我可能会在心里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
在诗歌中,可以将“嚚悍”用于形容自然界中某些强大而难以驯服的力量,如风暴或野兽。
视觉上,“嚚悍”可能让人联想到野性的动物或狂暴的自然景象。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狂风暴雨的声音或野兽的咆哮。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tubborn and fierce”或“unyielding and aggressive”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嚚悍”这个词在描述人的性格特质时非常有用,它传达了一种强烈的负面形象。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