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7:23
冬笋:冬笋是指在冬季采收的竹笋,通常指的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冬季生长的新芽。它们在冬季被挖掘出来,因其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冬笋常常被用来象征清新、纯洁或生命的顽强。例如,在描述自然景色或季节变化时,冬笋可能被提及。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冬笋可能被简单地提及作为一种食材,或者在讨论季节性食物时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农业或食品科学领域,冬笋可能会被详细讨论,包括其生长条件、营养价值和加工方法。
同义词:冬笋的同义词可能包括“冬日竹笋”或“冬季竹芽”,但这些词汇并不常用。
反义词:冬笋的反义词可能包括“夏笋”或“春笋”,这些是其他季节采收的竹笋。
冬笋一词直接来源于其生长季节和植物特征。在中文中,“冬”指冬季,“笋”指竹笋,因此“冬笋”即指冬季的竹笋。这个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没有明显的词源演变。
在**文化中,冬笋被视为一种高档食材,常用于节日或特殊场合的烹饪。它不仅是一种食物,也象征着冬季的生机和希望。
冬笋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清新和纯净。它让我联想到冬日的宁静和自然的恩赐,以及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冬笋常出现在家庭聚餐中,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它是一种受欢迎的食材,常被用来制作各种菜肴,如炒菜、汤或腌制食品。
诗歌: 冬日的馈赠, 藏在土中的宝藏, 冬笋的清甜, 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冬笋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清新、嫩绿的颜色,以及其在烹饪中的多样性。听觉联想可能是在烹饪时切割冬笋的声音,或是品尝时清脆的口感。
在不同文化中,冬笋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季节性食材在其他文化中也有,如日本的“春笋”(春の竹の子)。
冬笋作为一种食材,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饮食,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笋】
(形声。从竹,尹(yǐn)声。本义:竹笋)。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也叫“竹笋”。
【引证】
《说文》。字亦作笋。-筍,竹胎也。 、 《诗·大雅·韩奕》-绚笋及蒲。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宋·沈括《梦溪笔谈》-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
【组词】
笋玉、 笋剥、 笋枯、 笋鞭、 笋尖、 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