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2:41
年忌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每年特定的一天或一段时间,通常用来纪念已故的人。在**传统文化中,年忌特指每年逝者的忌日,家人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尊敬。
年忌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年”和“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忌”字已有避讳、忌日的含义,而“年”则指时间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忌逐渐成为特定文化*俗中的一个固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年忌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和社会活动,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家族传统的维护。这种俗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核心意义都是纪念和怀念。
年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哀伤和怀念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家族的纽带、传统的延续以及生命的无常。在个人层面,年忌可能会唤起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和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年忌可能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会一起准备祭祀活动,共同缅怀逝去的亲人。这种经历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年忌可以被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春风又绿江南岸,
年忌时节忆故人。
花开花落皆有时,
人生如梦难再寻。
年忌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墓地、燃烧的香烛和低沉的诵经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年忌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纪念逝者的*俗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会在逝者的生日或逝世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而不是特定的“年忌”。
年忌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共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年忌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