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7:58
“儳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山间或林中开辟的小路,通常是为了避开主要道路或障碍物而开辟的捷径。基本含义是指不正规的、非主流的路径或方法。
在文学作品中,“儳道”常用来比喻避开常规途径,采取非常规手段解决问题。在口语中,它可能指代通过非正式途径达到目的。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探险中,“儳道”可能特指那些为了战术或探索目的而开辟的隐蔽路径。
同义词中,“捷径”强调快速和效率,“偏道”强调偏离主流,“小路”则更侧重于路径的狭窄和隐蔽。反义词中,“正道”强调正规和主流,“大道”强调宽阔和公开,“主流”则强调普遍和广泛接受。
“儳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山林中的小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层面,指代任何非正规的途径或方法。
在**文化中,“儳道”常带有一定的贬义,因为它暗示了不遵循传统或正规途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被视为一种创新和灵活性的体现。
“儳道”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它代表了冒险和创新,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采取儳道策略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避开常规流程,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儳道”:
在生活的丛林中,我寻找儳道,
避开喧嚣,追寻内心的宁静。
“儳道”让我联想到一条狭窄、蜿蜒的小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儳道”可以对应为“shortcut”或“backway”,它们都强调了避开正规途径的含义。
“儳道”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小路,更代表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找非常规解决方案的智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儳道”有助于我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
1. 【儳】 苟且,不严肃。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