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8:44
“开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开始接受捐赠或捐款。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描述慈善机构、政府或其他组织开始接受公众的捐款或捐赠物品的行为。
“开捐”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开”和“捐”两个字组成。其中,“开”表示开始或启动,“捐”表示捐赠或捐款。在古代汉语中,“捐”已有捐赠的含义,而“开”则逐渐与动作的开始相关联,因此“开捐”合成了一个表示开始接受捐赠的词汇。
在文化中,慈善和互助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开捐”这一行为常常被视为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体现。在社会面临自然灾害或重大时,开捐活动能够迅速集结社会资源,帮助受影响的人群。
“开捐”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人们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共同克服挑战的情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开捐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捐”: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社区广场,开捐声起。
衣物书籍,爱心汇聚,
温暖传递,希望不息。
想象一个社区中心,人们带着捐赠物品排队,孩子们在旁边玩耍,背景音乐是温馨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开捐”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在英语中,“开捐”可以对应为“launch a donation campaign”或“start accepting donations”。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开始接受捐赠。
通过对“开捐”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社会互助和慈善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