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51
哭腔: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说话或唱歌时带有哭泣的音调或情感,声音中带有明显的悲伤或哀怨的色彩。
哭腔这个词源于汉语,直接由“哭”和“腔”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情感表达时。
在**文化中,哭腔常常与悲伤、哀悼等负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在某些传统仪式或葬礼中,哭腔甚至被视为一种表达哀思的恰当方式。
哭腔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悲伤和无助。它唤起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理解,因为它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需求和脆弱性。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朋友聚会上,一个朋友用哭腔模仿了他失恋的经历,虽然是在开玩笑,但这种表达方式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同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哭腔”:
在夜的深处,风带着哭腔,
诉说着落叶的哀伤。
星辰低语,月色苍凉,
人间的故事,总是如此凄凉。
哭腔让我联想到黑白电影中悲伤的场景,或者是老式留声机播放的悲伤旋律。视觉上,可能会想到雨夜中孤独的身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ful voice”或“voice quivering with emo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哭腔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特征,还传达了深层的情感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情感深度。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腔】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
【组词】
腔子、 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