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29:05
思不出位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思考不超出自己的位置或范围。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不会超出自己的职责、能力或所处的环境,即思考问题时保持在一个有限的、合理的范围内。
在文学作品中,思不出位 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谨慎、保守,不愿意冒险或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组织文化或个人行为模式,即员工或领导者倾向于在既定的框架内思考和行动。
思不出位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可能在不同的语境和时代背景下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思不出位** 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有关,强调在行为和思考上保持适度,不偏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改变的人。
思不出位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保守、缺乏创新的感觉。在个人思考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可能提醒我们在保持谨慎的同时,也要勇于尝试和创新。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总是思不出位,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导致团队的创新能力受限。
在诗歌中,可以将 思不出位 融入到描述一个人物或场景的诗句中,如:
他思不出位,守旧如初, 岁月静好,却无新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保守的办公室环境,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流程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保守的音乐,来体现 思不出位 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ay within one's lane" 或 "stick to one's own business",这些表达也强调在思考和行动上保持在自己的范围内。
思不出位 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思考和行动时保持适度,既要谨慎保守,也要勇于创新和尝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则虑周也。
1.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4.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