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25
气浪:字面意思是指由爆炸、喷发或其他剧烈能量释放产生的冲击波,通常伴随着高温和高压,能够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在气象学中,气浪也可以指由强风或龙卷风引起的空气剧烈**。
气浪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气”和“浪”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空气和波浪。在汉语中,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空气的剧烈**,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物理学和军事领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气浪可能与战争、灾难等负面**相关联,象征着破坏和混乱。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体育赛事中的“气势如虹”,气浪也可以象征力量和激情。
气浪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破坏力,给人以震撼和紧张的情感反应。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爆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气浪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描述某些强烈的体验或**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气浪比喻为情感的爆发:
心中的怒火,化作一股气浪, 冲破了沉默的枷锁, 在夜空中回响,无尽的哀伤。
结合图片或视频,气浪可以让人联想到爆炸的瞬间,火焰和烟雾的升腾,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声响和震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hockwave”或“airwave”,它们在描述物理现象时与“气浪”有相似的含义,但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更多地指代冲击波或电波。
气浪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物理和象征意义,能够有效地描述强烈的冲击和破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通过对气浪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