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32:02
发音:发音为第四声,声调符号为'ˋ',表示声音由高到低,声音短促。
他在楼下等我。
夏天来了,天气变得很热。
他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这座大厦非常高。
墙壁上有一条明显的罅隙。
字源: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位置在低处。夏字最早见于金文,表示一年中的第二季。吓字最早见于篆书,表示使人害怕。厦字最早见于隶书,表示高大的房屋。罅字最早见于篆书,表示裂缝。
演变:下字的字形演变较为简单,主要是在笔画上有所变化。夏字的字形演变较为复杂,从金文到隶书,字形变化较大。吓字的字形演变较为简单,主要是在笔画上有所变化。厦字的字形演变较为复杂,从隶书到楷书,字形变化较大。罅字的字形演变较为简单,主要是在笔画上有所变化。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将'下'字联想为位置在低处,'夏'字联想为炎热的夏天,'吓'字联想为使人害怕,'厦'字联想为高大的房屋,'罅'字联想为裂缝。
可以将'下'字拆解为'一'和'卜',表示位置在低处。'夏'字拆解为'夊'和'日',表示炎热的夏天。'吓'字拆解为'口'和'下',表示使人害怕。'厦'字拆解为'厂'和'夏',表示高大的房屋。'罅'字拆解为'缶'和'罒',表示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