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曾通直见惠风琴》

时间: 2025-05-11 13:17:34

诗句

剡竹纫丝匠意深,冷然终日自成音。

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3:17:34

原文展示:

曾通直见惠风琴
剡竹纫丝匠意深,
冷然终日自成音。
吾君方急民财阜,
好助薰风入舜琴。

白话文翻译:

曾经亲自见过惠风琴的美妙音色,
剡山的竹子,工匠用心良苦,
冷冷清清的琴声,终日自成韵律。
我君现在急需民众富足,
愿借薰风来助兴舜琴的音乐。

注释:

  • 剡竹:剡山所产的竹子,因其音质优良常用于制作乐器。
  • 纫丝:用丝线编织,形容工匠的精巧技艺。
  • 冷然:形容琴声冷清,或指琴者的态度。
  • 吾君:指代当时的统治者,表达对君主的关切。
  • 薰风:柔和的风,象征美好音乐的传播。

典故解析:

  • 惠风:出自《诗经》,指温暖的春风,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 舜琴:舜帝的琴,象征着音乐的高雅和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借景抒情,表现对社会的关切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琴音抒发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表达对君主治理的希望。

诗歌鉴赏:

《曾通直见惠风琴》是一首通过音乐意象表达对社会和谐与民生富足向往的诗作。诗中通过剡竹与琴声的描写,展现了工匠的技艺和音乐的魅力,营造出一种冷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以“吾君方急民财阜”表达了对君主的期待,希望君主能重视民生,借助美好的音乐来促进社会的和谐。诗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怀,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剡竹纫丝匠意深:剡山的竹子在工匠的手中被巧妙地编织,展现出工匠的深厚技艺与用心。
  • 冷然终日自成音:琴声虽冷清,却能自成一曲,表现了音乐的独立性与深邃。
  • 吾君方急民财阜:君主当前急需关注民众的富裕与安定,反映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 好助薰风入舜琴:希望借助温暖的风来为舜琴增添乐音,象征着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冷清却又自成韵律的存在,增强了音乐的意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意象展现了对君主治理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关切,强调了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剡竹:象征工匠精神与传统手工艺。
  • 琴音:象征和谐与文化传承。
  • 薰风:象征温暖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竹”指的是哪种材料?

    • A. 竹子
    • B. 木头
    • C. 石头
  2. “吾君方急民财阜”中的“财阜”意指什么?

    • A. 财富充盈
    • B. 农田丰收
    • C. 奢侈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惠风”象征着什么?

    • A. 寒冷
    • B. 和谐
    • C. 风暴

答案:

  1. A. 竹子
  2. A. 财富充盈
  3. B. 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孤独与和谐的追求,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韩维则通过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与文化的重视,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韩维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上值春雨 谢西川可准上人远寄诗集 咏影 宿江寺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与节供奉大德游京口寺留题 赠岩居僧 酬洞庭陈秀才 古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两脚野狐 言是人非 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昏的成语 包含偃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臻臻至至 饰伪 包含呢的词语有哪些 钓滩 月落屋梁 人生在世 王子航 优悠 鳥字旁的字 把头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