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 和枝巢依贺方回韵》

时间: 2025-05-16 08:06:03

诗句

青芜满地春归路,总不肯、将愁去。

一树垂杨莺乱度,碎萍流水,绿苔朱户,莫认前游处。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

庭院无人深几许,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8:06:03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和枝巢依贺方回韵
作者: 张伯驹

青芜满地春归路,总不肯将愁去。
一树垂杨莺乱度,碎萍流水,绿苔朱户,莫认前游处。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
庭院无人深几许,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路上青色的草满地,愁绪却始终不肯散去。
一树垂柳上黄莺飞舞,碎碎的浮萍在水中漂流,绿色的苔藓在红色的门前,已经无法认出曾经游玩的地方。
楼上卷起帘子,斜阳映照着傍晚,泪水湿润了写别离的红笺。
庭院里无人,深沉得让人难以自抑,梦中回到那风烛之下,情感如同泥絮般无依无靠,更何况这黄昏时的细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芜:青色的杂草,春天草木繁茂的象征。
  • 垂杨:垂柳,象征柔情和离别。
  • 莺:黄莺,春天的鸟儿,象征生机。
  • 碎萍:指水中的浮萍,象征漂泊和无根。
  • 红笺:红色的纸张,常用于书写信件,象征别离的情感。
  • 风烛:形容人生如同风中烛火,脆弱而易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芜满地”与“春归路”暗示了春天的回归与生命的再生,而“泪湿红笺”则反映了人们在别离时的伤感,折射出离别的苦楚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88-1970),原名作民,字仲华,号伯驹,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及诗人,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诗词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伯驹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离愁与春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以春天的景象开篇,青芜满地、春归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愁绪的缠绕,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一树垂杨和黄莺的描写,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愁苦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悲伤的氛围。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泪水浸湿了写信的笺纸,传达出深深的思念与无奈。接下来的“庭院无人深几许”,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空灵,似乎在诉说着孤独的心事。

诗的最后两句“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则深化了情感的沉重,梦境与现实交织,风烛代表着生命的脆弱,而泥絮则象征着无根无依的情感,黄昏的细雨更加加深了这种惆怅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芜满地春归路”:描绘春天的路上满是青色的草,象征春天的到来。
  2. “总不肯将愁去”:愁绪依旧存在,无法随春天的到来而散去。
  3. “一树垂杨莺乱度”:描写春天的生机,黄莺飞舞在垂柳之上。
  4. “碎萍流水,绿苔朱户,莫认前游处”:水中的浮萍漂浮,苔藓覆盖在红色的门前,令人无法认出曾经游玩的地方,暗示时光流逝。
  5. “捲帘楼上斜阳暮,泪湿红笺别离句”:楼上卷起帘子,斜阳映照,泪水浸湿了写别离的信笺,情感真切。
  6. “庭院无人深几许”:空旷的庭院,令人感到孤独。
  7. “梦回风烛,情如泥絮,那更黄昏雨”:梦回往昔,情感如同泥絮般无根,而黄昏的细雨更增添了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如泥絮”,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脆弱与无依。
  • 拟人:如“泪湿红笺”,赋予无生命的纸张以情感。
  • 对仗:如“青芜满地春归路,总不肯将愁去”,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于生命无常、离别无奈的深刻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芜:象征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 垂杨:代表柔情与思念。
  • :春天生机的象征。
  • 红笺:别离的信件,暗示情感的表达。
  • 风烛:生命的脆弱,暗喻人生的易逝。
  • 泥絮:无根无依的情感,象征着漂泊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芜满地春归路”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泪湿红笺别离句”中的“红笺”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
    B. 写信用的纸
    C. 红色的门
    D. 红色的衣服

  3.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使用“青玉案”作为题目,但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4. 《张伯驹诗文集》

相关查询

雁湖二首 严泰伯出示诚斋五诗属予继声奉呈一首 邢台 下岩 戏题 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投壶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题跋黄鲁直读书岩字二十言 送梁漕帅夔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杖罚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寠夫 包含碌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小字头的字 片甲无存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武 缠绵蕴藉 贝字旁的字 踣不复振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私字儿的字 犬字旁的字 包含酵的词语有哪些 情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