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时间: 2025-05-06 09:36:23

诗句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36:23

原文展示: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作者: 皎然 〔唐代〕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佳节,荆楚地区的庆祝活动依然盛行,然而这样的高会我却难以陪伴。偶然见到骑龙的客人,与他们一同游玩马台。微风吹拂,水面波光粼粼,云彩环绕着歌声回荡。手捧菊花感到烦恼地问你,抚摸衣襟时羞愧自己才艺平庸。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荆楚:指荆州和楚地,古地名,现多指湖北一带。
  • 登龙客: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 马台:一种游乐场所。
  • 风文:指风的文采,形容风景的美丽。
  • 持菊:指重阳节时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象征着长寿、团圆的美好愿望。
  • 登龙客:可能指代当时社会上有名的文士、诗人,象征着高雅的士人阶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728年-约788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陪同颜真卿登上水楼,表达了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与自身才华的自谦,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风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为时点,描绘了一个高会的场景,诗人虽身处佳节,却因自身才华的不足而感到自愧不如。开篇“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直接交代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接着“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通过与高人们的交集,突显出诗人对才能的渴望与敬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这一句描绘了水楼的自然美景,风景如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欢声笑语在此荡漾开来。而最后两句“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诗人用持菊这一传统习俗,表现了对友人的问候,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与愧疚,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传达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局限的自省,体现了唐代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在重阳节,荆楚的庆祝活动依然热烈,而我却难以参与这样的聚会。
  2.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偶然遇见了骑龙的客人,和他们一起游玩马台。
  3.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微风吹拂,水面波光荡漾,云彩环绕着歌声回荡。
  4.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手捧菊花烦恼地向你请教,抚摸衣襟时感到对自己才艺的羞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登龙客”比喻为高人,突显诗人对才华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才能的自省,以及对节日的感慨,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长寿与节日的传统,表现了诗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 水楼: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另一名称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九月九
    • C. 中秋节
  2. “偶见登龙客”中的“登龙”指的是什么?

    • A. 游船
    • B. 高人
    • C. 蛟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与同为重阳节描写的诗作进行比较,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宋诗人的不同风格。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酬答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崦里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 迎潮送潮辞。迎潮 和袭美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和醉中袭美先起次韵 渔具诗。射鱼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夕阳 记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罨盂 宝盖头的字 自奉菲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蹦蹦儿戏 企附 吴侬 魂飘魄散 包含岩的成语 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立锥之土 说大人则藐之 包含煌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燕体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