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同少符饮 其三》

时间: 2025-05-03 16:46:50

诗句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

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

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6:50

原文展示: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
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
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白话文翻译:

淮水奔流而去,不再回头,我的心情愈发沉重而悲伤。兄弟们各自身处不同的地方,我想去探望,却无力飞翔。八月时,你寄来信件,打开信封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你知道我病情刚刚发作,逐一关心我的饮食起居。我们心中怀有千里之遥的思念,却无法相见。茱萸花不要再去采摘,忧愁使我无法插上它。兄弟你如今怎样,默默地盼望着故乡。

注释:

  • 淮水:指淮河,象征着离别与流逝。
  • 怆恻:形容伤心、悲切的情感。
  • 羽翼:比喻飞翔的能力,借以表达无力前往的无奈。
  • 开函:打开信件,信中内容令人感动。
  • 泪沾臆:形容因悲伤流泪,湿润衣襟。
  • 茱萸:一种植物,古时常用于重阳节,象征思念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约1660-约1730),字子瞻,号逸斋,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具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透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因战乱或生计而离散的普遍情景。

诗歌鉴赏:

《九日同少符饮 其三》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冯煦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兄弟深厚的思念之情。开篇以“淮水去不返”引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紧接着“我心重怆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厚度。诗中利用“弟兄各异县”的描写,展现了亲人间的距离与思念,表达了想要相聚却因生活所迫而无能为力的苦涩。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收信时的激动心情,泪水浸湿衣襟的细节,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则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苦,表现出即便心灵相通,身体的距离依然无法弥补。

整首诗以“茱萸勿复采”作为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亲情与忧愁的双重感受,既有对传统习俗的留恋,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一句“吞声望故国”则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故土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水去不返:比喻时间流逝、离别的无奈。
  2. 我心重怆恻:内心的悲伤与沉重。
  3. 弟兄各异县:兄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4. 欲往无羽翼:想去探望却没有能力。
  5. 八月遗我书:八月收到信件的期待。
  6. 开函泪沾臆:流泪的感动与悲伤。
  7. 知我病乍起:关心我的病情。
  8. 一一问眠食:对生活细节的关切。
  9. 共此千里心:心灵的距离虽近,实际相隔千里。
  10. 相思不相即:情感的距离与时间的阻隔。
  11. 茱萸勿复采:对传统习俗的思考与忧愁。
  12. 忧来簪不得:因忧愁无法装饰自己。
  13. 兄今更何如:询问兄弟的近况。
  14. 吞声望故国:默默地思念故乡与亲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淮水”象征时间与离别。
  • 拟人:情感赋予自然景物,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人们因生活原因而产生的距离与无奈,主题深刻而感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淮水:象征离别与流逝的时间。
  2. :表达悲伤与思念。
  3. 茱萸:传统与忧愁的象征,表达对重阳节的怀念。
  4. 兄弟:象征亲情与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淮水”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流逝
    B. 亲情
    C. 思念

  2. “八月遗我书”中提到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惆怅
    C.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但情感更加沉重,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离别与无奈。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较为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感旧 少年游·润州作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晁错论 自题金山画像 洞仙歌·冰肌玉骨 江神子·恨别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利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褂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崇论宏议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秉正 昌明 荐贤举能 食匕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无独有偶 风云际遇 奥妙无穷 毛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綍纶 GRE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