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蹇道士归庐山》

时间: 2025-05-15 00:02:36

诗句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0:02:36

原文展示

送蹇道士归庐山
苏轼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灵性的自然世界和道士的归隐生活。万物的存在依靠着自身的生机,谁又在无所事事中进出呢?心中没有烦恼的游人,房间自然不会显得空荡荡。六个凿子在争夺着妇人的位置。法师逃避尘世之人回归庐山,山中无人,自在往来。过去的一切都已消逝,而归来的人又失去了什么,这一生正处于无可回返的状态。微风绵绵不绝,内外的丹药如同一瞬间便可成就。人间的时光如同三千个秋天一般,骑鹤归来与朋友一同游玩。

注释

  • 物之有知:物体有灵性、知觉的意思。
  • 盖恃息:主要依靠生机、气息。
  • 心无天游:心中没有烦恼,悠然自得。
  • 六凿:可能指代人的行为争执,具体含义不明。
  • 法师:道士,指代追求道理和长生的人。
  • 无还间:指没有回归之地,象征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庐山深厚的情感以及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庐山作为道教圣地,成为苏轼寄情的所在,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送蹇道士归庐山》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家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万物生机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苏轼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出世俗生活的纷繁与追求内心宁静的道教理想之间的矛盾。法师的归隐象征着对世俗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骑鹤归来与子游”一句,既是对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隐喻,也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贯穿始终,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物之有知盖恃息:探讨自然界的生机与灵性。
    • 心无天游室不空:表达心静则境宁的哲理。
    • 法师逃人入庐山:道士的归隐,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 此身正在无还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绵绵不绝微风里: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骑鹤归来与子游:寄托与友人共享的理想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例如“往者一空还者失”对比了失与得。
    • 比喻:将道士的归隐比作骑鹤而归,象征超脱。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道教思想的探索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庐山: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境界,隐逸生活的归宿。
  • 微风: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骑鹤:象征超脱与长生不老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法师”指的是?

    • A. 诗人
    • B. 道士
    • C. 僧侣
    • D. 学者
  3. “骑鹤归来与子游”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友谊的珍视
    • B. 对权力的追求
    • C. 对财富的渴望
    • D. 对名利的放弃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送蹇道士归庐山》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和皇甫先生题唯庵 杨花曲 送许尉 浣溪沙(赏灯) 次子自越来见省 登山曲 政府生日十首 端午帖子九首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题迎晖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民不聊生 眼睁睁 鹵字旁的字 荡魂摄魄 举正 玄字旁的字 余腥残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驰的成语 白字旁的字 诗盟 录用弃瑕 龜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仰屋之勤 日就月将 包含脾的成语 瓜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