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事》

时间: 2025-05-09 18:17:53

诗句

击石易得火,扣人难动心。

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7:53

原文展示:

感事
作者: 王镣(唐代)

击石易得火,扣人难动心。
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打击石头容易得到火星,但要打动人的心却非常困难。今天那些住在朱门里的富贵人们,曾经也曾痛恨过朱门的深邃与高高在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击石:用力打击石头。
  • 易得火:容易获得火花,象征着获得某种成果。
  • 扣人:敲打人的心,指触动情感。
  • 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门,朱色象征着富贵。

典故解析:

  • “朱门”作为一个典故,常用来象征权贵和富裕的生活。古代社会中,朱门深处的生活是许多人向往却又无法触及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镣,唐代诗人,作品多以感慨时事、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权力的不公也愈加明显。诗人通过对朱门的叹息,表达了对人心冷漠、社会不公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感事》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开头的“击石易得火”,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获取物质成果的简单,而“扣人难动心”则反映了人心的冷漠与难以打动,也暗示了情感交流的困难。诗中提到的“朱门”不仅是富贵的象征,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那些曾经对朱门深感不满的人,如今却成为了朱门的主人,这种反转体现了人性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流动。

整首诗在描写上显得简洁而有力,给人以深思。王镣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心的失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既是一种对现实的感叹,也是一种对人性冷漠的控诉。诗人通过对比与反转,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击石易得火:这句话强调获取物质成果(如火)并不困难,暗示物质世界的简单性。
  2. 扣人难动心:相对而言,打动人心却是非常困难的,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
  3. 今日朱门者:指代那些如今富贵的人。
  4. 曾恨朱门深:他们曾经对权贵生活的深重不满,形成了对比,展示了人心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击石得火”与感情的打动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对仗:前后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心的冷漠与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人性变化的惋惜与对富贵生活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热情、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 朱门:象征富贵、权力与人心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击石易得火”中,“火”象征什么? A. 物质成果
    B. 人际关系
    C. 情感

  2. “朱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普通百姓的生活
    B. 富贵与权力
    C. 自然景观

  3. 诗中提到的“今日朱门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A. 贫苦人
    B. 富贵人
    C. 游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镣的《感事》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心的失望,但更多的是对家国的悲痛,而王镣则更关注于人心的冷漠和社会现象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

以上内容为对《感事》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君猷花圃八绝·若春 王君猷花圃八绝·橘隐 王君猷花圃八绝·鉴池 同张公望湖上避暑到四圣观招柏堂月潭二道士 听筝 题左国宝后村 题章艇才画山水鱼龙 题云窗 题月岩 题严子陵钓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莱 只争朝夕 邪教 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独弦哀歌 愤气填胸 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履结尾的成语 事迹 试兵 子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尢字旁的字 礼坏乐缺 峭狭 尊古蔑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